查看原文
其他

“大白”来了?小区封了?不要慌!学生、家长、老师可以这样做

少年日报 2023-03-25


“请各位居民有序前往小区活动室做核酸检测。”“为防控疫情,小区现将北面侧门封闭,进出小区请走正门。”……这两天,类似的广播内容在小编居住的小区日夜不停播报。小区内有楼道被隔离管控,周边数个小区被隔离封控,使得小编和家人都有一些紧张,一听到楼下有动静就立刻担心起来:是不是小区要被封了?


此轮疫情多点发散,相信不少同学也和小编一样,在学校或小区遇见过“大白”,甚至有些同学还经历了隔离管控、参与了全员核酸。那当这些突发情况发生时,同学们该如何调适自己的身心状态,教师和家长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积极应对、平稳度过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小A正兴致勃勃地准备去美术教室上课,班主任却突然通知同学们做好准备,一会儿要排队做核酸检测。


尽管老师安抚大家这是疫情防控的正常程序,可是面对校园里突然出现的“大白”,小A还是感到有些紧张害怕。


测完核酸,小A被通知需要居家学习两天。回到家的他更迷茫了,这两天自己在家该做些什么呢?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再“心慌慌”?莫慌!用好疫路心防“三件套”!




觉察自我状态

面对突发情况,当觉察到自己产生紧张、害怕、慌乱等状态时,请告诉自己“我有些紧张,这很正常,很多同学都这样”。可以通过深呼吸、放空、积极自我对话等方式进行调节,让自己在有意识的调试中变得“淡定”。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绘画等方式让自己慢慢地放松下来。


调节规律生活

面对生活变化,可以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保持相对稳定、规律的生活作息,就能更多地体会到掌控感和安全感。温馨提示,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要过度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


寻找伙伴支持

面对交往需求,可以和亲人、老师、朋友聊聊天,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言语的温度在彼此间传递,相互温暖;也可以约定一起做一些事情,彼此陪伴、相互支持。






老师突然收到了学生发来的信息:“老师,我们小区被隔离了,明天我不能来上学了,爸爸妈妈也很着急,我好担心,万一隔离几天学习落下了怎么办,而且见不到好朋友了感觉有点孤单”。


面对学生的担忧,作为学生的任课老师和导师,如何让孩子更安心呢?家校携手,呵护心灵“五还要”。





要正视疫情,稳定情绪

面对疫情,学生难免会焦虑与不安,这也是人在面对变化时的正常反应。在理解和接纳学生当下情绪的基础上,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曾经做什么时,会感觉比较放松。当学生去思考能让自己放松的行为时,内在自我调适的机能就发挥作用,从而减少焦虑程度,逐渐稳定情绪状态。也可以组织班级同学主动关心被隔离在家的伙伴,以视频或电话、短信等方式表达关心,交流学习,隔屏不隔爱,帮助学生保持与班级的联结。



要静观当下,积极应对

可以指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观察和思考当下突发情况,给自己带来的另一面,比如居家学习是考验和锻炼自己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的好时机,和爸爸妈妈一起居家隔离也是增进亲子沟通的好机会等。从积极的一面思考当下是应对挫折与困境的能力体现;另一方面可以联系家长,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陪伴者和支持者,鼓励并帮助孩子一起寻找“疫境”中的积极面。






这两天,孩子总问我一些问题。


“妈妈,为什么我们约好周末的饭店聚餐不去了?”“同学有居家学习的,难道感染了?”“我在学校看见‘大白’了,疫情什么状况呀?”“你们大人总盯着手机聊什么隔离、核酸检测?”……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感觉到了孩子心里的不安。


作为家长,可以怎么安抚孩子呢?





要适度关注,转移注意

人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每一个信息的处理都消耗着心理资源。如果过度关注某些特定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会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疫情所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已经消耗了孩子一部分心理资源。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并指导孩子适度关注官方的疫情信息,转移注意力去看一些其他的内容、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要关注情绪,倾听接纳

作为孩子最有力的支持者和保护者,家长自身稳定的情绪状态能安抚孩子当下的焦虑情绪,也为孩子面对和处理突发情况做出好的榜样与示范。同时,需要关注和接纳孩子的情绪状态,倾听孩子的感受与需求。比如孩子可能会因为居家学习而焦躁不安,此时家长的支持、理解和宽慰是非常重要的。


要规律生活,适应变化

疫情防控阶段,家庭生活情况的变化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紧张与不安。家长要在适应变化中,创设规律作息的生活环境,维持孩子内在的稳定感和掌控感,减少不适感,适应当下生活。


为防控疫情,各区、街道都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也许刚开始大家会有些抱怨和不适应,定好的出行计划被迫取消,一周内做了好几次核酸检测,出门上学还要绕一个大圈子……但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细致的管控、时刻待命的“大白”、日夜在小区提醒居民注意防疫安全的社区工作人员,以及无数牺牲自己休息时间的志愿者,我们的生活才能依旧维持在比较正常的状态。

相信在大家共同的配合和努力下,这波疫情会尽快过去,让我们共同期待上海的春暖花开!




综合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发布、嘉定教育

编辑 卞臻琳



想知道新闻是从哪儿来的吗?

想知道如何辨别真假新闻吗?

想知道采访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吗?

想知道……

如何成为一名小小新闻人吗?

由《少年日报》编辑部出版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丛书中的第一册

《新闻的听读说》会告诉你答案!

欢迎扫码进入

上海学友书店官方线上商城购买



这里有

专业的直播录制设备

功能齐全的场地

直播经验丰富的记者、编辑

为中小学青年教师量身定制的活动课程

帮助老师们开阔眼界、自我提升

找到教学过程中的灵感

掌握能提升自己、服务学校的新技能

并在这一过程中

获得更多与行业外同龄人及专家交流的机会


往期回顾

国际高中生“普利策奖”中国揭榜 这位《少年日报》小记者独摘两金

全市中小学科技老师看过来!科学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海市科普条例》今起施行

《少年日报》小记者小作家获聘全市首批“小小普法员”!《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明起施行

“qī林路”还是“xī林路”?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嘉定11岁少年“火眼金睛”,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40多万人收听!少年日报小记者与人大代表畅谈“孩子们怎么参与和自己有关的立法与修法”

《少年日报》组织“少年代表”走进人大,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

免票儿童进出地铁只能狼狈“钻闸机”?其实有“专用通道”  不用和家长前胸贴后背

“全过程民主”需要青少年的声音 ——《少年日报》小记者关注2022“上海两会”

从“金点子”到“金果子” 11岁少先队员建言 助力城市更新

上海首个少儿新闻媒体少先队组织成立

从说话的艺术到媒介素养能力的打造 这本书里都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